共计 1104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拉林铁路守望者:在雪域“天路”托起 365 个“扎西德勒”
在西藏高原,一条被誉为“天路”的铁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节奏。这条铁路,就是连接拉萨至林芝的拉林铁路。在这条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中,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守望者,他们用坚守和奉献,托起了 365 个“扎西德勒”(藏语中意为“吉祥如意”)。以下是关于这些守望者的详细报道。
—
一、建设中的坚守:筑梦雪域高原
拉林铁路全长 435 公里,海拔最高点超过 4000 米,沿途地形复杂,建设难度极大。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,建设者们不畏艰难,用辛勤的汗水铺就了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。
为了确保工程质量,建设者们实行了 24 小时轮班制度,克服了高原反应、严寒酷暑等重重困难。在建设过程中,他们还积极与当地藏族群众沟通交流,尊重当地风俗习惯,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。
据统计,拉林铁路建设期间,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建设者参与其中。他们用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的精神,将一条条钢轨、一块块水泥板铺就成了一条雪域高原上的“钢铁巨龙”。
二、运营中的守护:365 天守护“天路”畅通
拉林铁路于 2018 年 9 月 25 日开通运营,从此,雪域高原的群众告别了出行难的历史。为了确保这条“天路”的畅通,铁路部门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运维团队,他们 365 天坚守在岗位上,为旅客提供安全、便捷的出行服务。
运维团队由来自全国各地的铁路职工组成,他们熟悉线路情况,具备丰富的经验。在雪域高原的冬季,气温骤降,路面结冰,给列车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。运维团队严格执行巡查制度,及时清除线路上的障碍物,确保列车安全通行。
此外,运维团队还积极开展防寒防滑、应急处置等工作,为旅客提供了温馨的出行体验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拉林铁路自开通以来,安全运行里程超过 1000 万公里,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三、守望者的故事:用行动诠释“扎西德勒”
在这群守望者中,有一位名叫阿旺的藏族职工,他来自西藏山南地区。阿旺在拉林铁路开通前就加入了运维团队,至今已经在这里工作了 5 年。
“刚开始来的时候,我对铁路工作一无所知,但在同事们的帮助下,我逐渐掌握了各项技能。”阿旺说,“现在,我已经成为了这里的‘老法师’,能为家乡的铁路建设贡献力量,我感到非常自豪。”
阿旺只是拉林铁路守望者中的一员。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诠释着“扎西德勒”的含义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拉林铁路成为了雪域高原上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“幸福之路”。
—
总结
拉林铁路的开通,不仅缩短了拉萨与林芝之间的时空距离,更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这条铁路的建设和运营中,守望者们用坚守和奉献,托起了 365 个“扎西德勒”。他们的事迹,是雪域高原上一段感人至深的篇章,值得我们永远铭记。